<track id="tt77r"><strike id="tt77r"><ol id="tt77r"></ol></strike></track>

<p id="tt77r"><sub id="tt77r"></sub></p>

    <track id="tt77r"></track>
    <pre id="tt77r"></pre>

    <pre id="tt77r"></pre>

    大象誤食游客投喂塑料袋,游客不文明行為引熱議網絡輿情專報

    2020-10-10 15:37:30

    近年來隨著旅游不斷升溫,游客的各種不文明行為也引起輿論關注,每年五一、十一、春節等小長假,總有關于旅游的不文明行為登上熱搜,成為眾人評論和指責的對象,當然今年也不例外:


    10月7日在昆明動物園,游客將一個裹著塑料袋的蘋果扔給大象,導致大象誤食。工作人員表示,這種事情時有發生,園區各處都設有 “禁止投喂” 提示牌,大多數游客都能遵守。不過長假期間游客數量暴增,偶爾還是會出現不文明行為。


    隨后,#大象誤食游客投喂的塑料袋#登上熱搜榜,與此同時,另一件不文明行為#大理網紅稻田被游客踩出坑#也登上熱搜,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。 


    10月7日,有網友報料,云南大理喜洲古鎮三千畝網紅稻田被游客踩踏,現場到處是坑,可惜了已經成熟的稻谷。景區負責人稱為防止游客下田已加寬了田埂,稻田免費開放,也有人管理,但游客太多了,實在管不過來,這里勸阻了其他地方又有游客。


    1-2012091539323M.png


    旅游不文明行為加大了景區的運營成本,胡亂投喂食物更會造成動物營養失衡。從對網友熱議詞云進行分析,“不文明、殘忍、喪良心”等主要為譴責游客不文明行為;“黑名單、罰款、懲治”等詞匯主要表達網友對不文明行為的態度,認為應該加大懲罰力度。那么,是什么導致此類旅游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呢?又該如何防范呢?


    缺乏規則意識


    雖然很多景區、旅游場所都設有禁止標志,但是還是有不少游客選擇無視規則,隨性而為,為一己私欲破壞文物,亂寫亂畫,亂扔垃圾,隨意投喂,任意翻越護攔等行業屢禁不止。此類行為不僅對景區環境造成了破壞,行為本身也帶來了不良的社會影響。


    從眾心理作祟


    很多人認為既然其他從事不文明行為的游客并未受到責備,便會紛紛進行效仿,認為自己只是效仿此類行為,也無需承擔責任,大不了要罰大家一起罰,正所謂法不責眾,總要顧及大家的感受,不可能有什么嚴重的處罰措施。這種無視規則要求,缺乏自我約束的行為,助長了不良風氣的蔓延。


    加強管理,加大處罰力度


    關于懲處力度問題也是眾人議論的話題之一,有網友認為景區方面應該主動尋求新的解決方案,創新管理方法,對于在景區內破壞設施、隨地便溺、胡亂刻畫、損壞文物的人應當記入旅游行業黑名單,以此起到警示、約束游人不良行為的辦法。另外,相關旅行社在安排旅游服務時要承擔社會責任,自覺引導并告誡游客要時刻遵守景區規定,做到不破壞、不損壞。


    加強科普宣傳


    各地的旅游景區可以創建專門性的文明宣傳網站,確保將該景區的旅游注意事項以及禁忌行為發布于網站、公眾號等,盡可能全方位、多元化逐步增強各地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識,加強游客的思想教育工作,開展文明旅游倡導活動。

     

    (部分文字、圖片來自網絡,如涉及侵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。電話:16603434133)


   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